飞向蓝天的恐龙说明顺序是什么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的,先介绍了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的大小、形态、行走方式;接着介绍了经过数千万年之后,它的后代繁衍变化、形态各异的情况;由于它们的体态、体表、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变化,最终使一支猎食性恐龙变成了天之骄子,飞向了蓝天。课文最后表达了科学家们的美好心愿:希望找到更多的、更充分的证据,重现恐龙飞向蓝天这一历史进程。
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堂笔记
1、辽西化石群是研究关键
20世纪90年代,我国辽宁西部发现大量带羽毛的恐龙化石,比如赫氏近鸟龙和小盗龙,这些化石直接证明恐龙和鸟类有亲缘关系,“恐龙变鸟”的假说有了实锤!
2、恐龙演化分四阶段
体型缩小:从几十米长的庞然大物,逐渐进化成鸽子大小的物种。
骨骼变轻:骨头中空,减轻体重,更适合飞行。
羽毛进化:最初用于保温或求偶,后来演变成飞羽结构。
行为改变:部分恐龙学会滑翔,最终发展出主动飞行能力。
3、科学家咋研究的?
通过化石对比发现,恐龙和鸟类的锁骨、腕骨结构高度相似;基因分析也显示,现代鸟类仍保留部分恐龙DNA特征,说白了,鸡的祖先可能是霸王龙(没想到吧)!
4、研究意义超重大
这个发现不仅填补了生物进化链的空白,还说明进化不是“突变”而是漫长适应过程,课本里那句“鸟类是恐龙的后裔”,现在看简直像科幻成真!
(字数:约350字)
相关问题解答
1、《飞向蓝天的恐龙》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答:课文用的是时间顺序!从最早的恐龙出现讲起,慢慢说到它们演化出羽毛、学会飞翔,最后变成鸟类,就像放电影一样,把几亿年的变化浓缩成一条清晰的时间线,读起来特别有逻辑~
2、为什么作者要用这种顺序写恐龙飞向蓝天?
答:因为恐龙变鸟是个超级漫长的过程呀!按时间顺序写,能让我们看清楚它们一步步怎么进化的,比如先讲两足奔跑的恐龙,再写骨骼变轻、长出羽毛,最后滑翔→飞翔,这样读着就不会乱,还能感受到演化的神奇!
3、课堂笔记里要重点记哪些关于说明顺序的内容?
答:①抓住时间关键词!数千万年后”“渐渐地”;②记下每个阶段的关键变化(如体型缩小、前肢变翅膀);③最后别忘了总结:这种顺序让科学知识变得像故事一样好懂~
4、如果换一种顺序(比如倒叙),效果会怎样?
答:哈哈那可能会懵圈!比如一开头就说“看,天上有只鸟!它其实是恐龙变的”,读者肯定满脑子问号:“啊?怎么变的?” 所以时间顺序最合适,毕竟进化不能跳步骤嘛!
(小提示:用箭头或流程图记笔记会更直观哦 →🌍→🦖→🦅)
本文来自作者[瑾瑜缘]投稿,不代表微微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gc999.com/zlan/202504-27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微微网的签约作者“瑾瑜缘”
本文概览:飞向蓝天的恐龙说明顺序是什么飞向蓝天的恐龙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的,先介绍了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的大小、形态、行走方式;接着介绍了经过数千万年之后,它的后代繁衍变化、形态各异...
文章不错《飞向蓝天的恐龙说明顺序是什么 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堂笔记》内容很有帮助